普通油墨干燥與UV油墨固化原理對比
對于普通油墨用干燥的概念而對UV油墨用固化概念,這是因為普通油墨與UV油墨體系不同,從液狀到固態的變化物理、化學過程也不同,干燥和固化所用設備更不同。對普通油墨干燥原理研究的目的有兩方面,一方面對比油墨干燥和固化過程,更加深對油墨干燥、固化的認識;另一方面,往往在一套印刷設備幾個機組既印刷普通油墨也能印刷UV油墨。如表格印刷機幾個機組中一部分機組印刷普通四色油墨另一部分機組印刷UV系列油墨,這兩部分需同時進行。一部印刷機同時使用兩個系列的油墨和兩種干燥設備,熱干燥器、UV固化器,因此必須了解普通油墨的熱干燥知識。
氧化結膜干燥原理
以干性植物油為連接料的汕w與空氣中的械氣發生極化聚合反應,使植物油分子變成立體網狀結構的大分子。固著在承印物表面而干燥。這種利用氧化聚合反應使油華由低分子量液態轉變成網狀大分子固態的過程稱為油墨的氧化聚合干燥或油墨的氧化結膜干燥。同UV固化原理一樣,氧化聚合干燥形成的墨膜表面光澤度高、耐劃蹭、墨膜牢固。
氧化結膜型油墨連接料使用的植物油,其分子要有不飽和雙鍵和多鏈,不飽和度越高,油料聚合干燥越快。不飽和脂肪酸常用作油墨連接料,如亞麻仁酸、桐油酸、油酸、亞油酸等,它們的分子結構中含有化學性質活潑的共扼雙鍵(-CH -=CH-CH=CH-)桐油酸中會有70%-80%的共扼雙鍵,桐油酸是典型的共轆雙鍵干性油。
干性植物油的成膜反應很復雜,可用過氧化物理論和共扼雙鍵加成理論來解釋。
過氧化物理論.干性植物油通過過氧聚合反應成高分子膜,是經過下述過程來完成氧化結膜干燥的。氧化結膜干燥的初期,氧化聚合反應很慢,稱為干燥過程的誘導期.當抗氧化劑被破壞以后,干性植物油吸氧,鄰近雙鍵的亞甲基處形成過氧化物。例如亞油酸與氧發生反應,是干燥過程的氫的過氧化物的生成期。
實驗證明,位于兩個隔開的雙鍵間的亞甲基對于氧分子的活潑性很大。氫的過氧化物很不穩定,在光的照射下會分解成自由基.其中一個是徑基,這是干燥過程的分解期。分解出的自由基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當它去攻擊一個油分子時又會產生一個新的自由基,而原來的那個自由基將生成穩定的化合物。這個過程重復發生,油的小分子不斷聚合,直到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結構中無雙鍵存在時反應過程結束,油墨變成高分子網狀結構的千固膜層,這個過程稱為氧化結膜的聚合期